金三黑 莱芜黑猪肉
产品主要有用莱芜黑猪、莱芜黑山羊、莱芜吉山黑鸡、莱芜黑兔生产的冷鲜食品、调理食品及熟食制品
鲁农I号猪配套系是在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“优质瘦肉猪配套系选育”项目的支持下,历经10年培育而成的三系配套猪。其中第一父系(ZFY系)以来自法国和加拿大的大约克猪为主要育种素材;第二父系(ZFD系)以来自丹麦和美国的杜洛克猪为主要育种素材;母系(ZML系)以山东省地方品种莱芜猪和大约克猪为主要育种素材。2007年1月16~18日,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和莱芜市畜牧兽医局申报的鲁农I号猪配套系,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审定,2007年5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,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鲁农I号猪配套系各专门化品系,特征明显,遗传性能稳定。其中:
ZFY系种猪为第一父本,体型外貌基本一致,皮毛白色,耳适中、直立,胸宽深适度,背腰平直且较长,后躯较发达,四肢健壮;毛色光泽,皮肤红润,乳头排列整齐,有效乳头数平均7对以上。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1.14±2.06头,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1.81±2.68头,达100kg体重日龄159.08±9.43天,胴体平均背膘厚22.9±0.24mm,料重比2.58:1,胴体瘦肉率66.15±2.47%。
ZFD系种猪为配套系第二父本,体型外貌基本一致,全身被毛棕红色或棕灰色,头清秀,耳中等大,向前稍下垂。体高而身较长,体躯深广,背微弓,后躯丰满,四肢粗壮结实,适应性强。达100kg体重日龄167.37±7.42天,胴体平均背膘厚19.0±0.26mm,料重比2.55:1,胴体瘦肉率69.50±1.9%。
ZML系种猪为配套系母本,被毛黑色,育成期耳直立,成年耳根较软下垂,中等偏大,头中等大小,额头有不典型的倒“八”字皱纹,嘴直中等大小,背腰平直四肢较健壮,肢蹄不卧,多数个体冬天着生绒毛。公猪头颈粗,前躯发达,睾丸发育良好,性欲旺盛,成年体重一般100-130kg。母猪头颈稍细、清秀,腹较大不垂,乳头排列均匀、整齐,乳头数7-8对,发育良好,成年体重一般100-120kg。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2.20±0.13头、产活仔数11.27头;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4.81±0.15头、产活仔数12.81头,繁殖性状变异系数20%以下;25~90kg肥育期平均日增重510±46g,胴体平均背膘厚33.0±1.20mm,料重比3.32:1,胴体瘦肉率50.15±2.21%。
鲁农I号猪配套系商品猪头中等大小清秀,面部平直、耳根硬耳尖略前顷垂下。被毛分为白色、红色和黑色三种。肢体粗壮,被腰平直、胸宽而深,后躯丰满,腹部收紧。适应性、抗病力强,适宜于中等或以上营养标准。经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广州)测定,达100kg体重日龄174.0±10.5天,活体背膘厚13.6±1.6mm,料重比2.99±0.12:1.,胴体瘦肉率58.39±4.40%,眼肌面积40.11±6.81cm2,肌内脂肪含量4.01%,肉质优良。
鲁农I号猪配套系母系母猪 鲁农I号猪配套系母系公猪
2008-2009年度累计向山东省及周边省市地区推广ZMF(鲁农I号猪配套系专门化母系)系母猪4850头,杂交母本1.7万余头,推广的ZMF系母猪及其杂交母猪繁殖力强、乃粗抗病,比社会普通母猪每年多提供仔猪3-4头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、社会效益。